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为社区养老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政策已明确将养老服务列为便民生活圈的“必备业态”,这意味着未来三年,社区养老将迎来一轮密集的资源投入与市场扩容。面对这一重大机遇,社区养老从业者该如何调整步伐、精准切入,才能真正把握住这波政策红利?
一、深耕“一站式”服务,从“单点提供”转向“综合解决”
政策反复强调“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鼓励发展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陪诊助医等多样化服务。这意味着,从业者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送餐”或“托管”,而应转向构建“小而全、专而精”的服务包。
建议以社区为单元,打造一体化服务菜单,形成“基础照护+专业支持+社交娱乐”的立体模式。例如,除了提供助餐、助浴等基础服务,也可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健康监测、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增值服务。这种“一站式”解决方案,不仅更贴合政策导向,也能显著提升客户黏性与满意度。
在这一过程中,借助专业平台整合资源尤为重要。例如,前云康护亲网这类一站式养老资源整合平台,其建站初心就是为实现“15分钟生活圈”理念提供支持,可帮助从业者快速对接专业护理、医疗资源乃至设备供应商,优化服务链条,提升运营效率。
二、拥抱“融合式”发展,主动链接社区商业生态
《通知》明确提出推动“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育圈、购物服务圈等相融”。这意味着社区养老不应是孤立的业态,而应主动嵌入整个社区商业生态。
从业者可积极寻求与物业、家政、便利店、药店等社区商业体合作,实现客流共享、服务互补。例如,与物业合作开展“物业+养老”服务,与药店合作提供健康管理咨询,与家政公司联动提供上门护理。通过“圈圈相融”,降低获客成本,拓宽收入来源,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三、推进“品牌化+数字化”运营,提升专业可信度
政策鼓励“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并支持“搭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从业者应着力打造自身服务品牌,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与管理体系,增强居民信任感。
同时,积极应用数字化工具,如使用小程序预约服务、建立长者健康档案、利用智能设备进行安全监护等。数字化不仅能提升管理效率,也能为家庭子女提供透明的关怀窗口,符合“智慧高效”的政策引导方向。前云康平台所倡导的资源精准匹配模式,正是数字化赋能社区养老的典型体现,有助于从业者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四、用足“政策工具箱”,降低运营成本
《通知》集成了场地、税费、金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从业者应主动研究并申请相关优惠,例如:
主动对接街道、社区,了解本地化实施细则,将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运营优势。
结语
政策东风已起,社区养老的赛道正在快速铺开。对于从业者而言,关键在于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布局”,通过服务集成、品牌运营、生态融合,善用政策与平台资源,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如此,便能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浪潮中,成为深受社区居民信赖的优质服务提供者,真正分享银发经济带来的长期红利。
===============================企业宣传分割线=====================================
成都前云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成都前云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康养服务智慧化的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民提供以健康为中心的智慧健康服务解决方案。公司旗下拥有三大核心品牌:聚典(医)、医号迪(康)、老护亲(养),全面覆盖体检、急诊、门诊、住院、康复、居家照护、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区域医康养一体化、残联区域平台、特殊儿童康复、24小时智能药舱等全场景智慧服务。
前云康以“为全民尽享智慧健康服务而竭尽全力”为使命,秉承“诚信、专业、创新、利他”的价值观,通过科技创新与专业服务,推动医康养行业的智慧化转型。目前,公司已服务全国1200+用户,涵盖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养老机构及社区健康服务平台,赢得了广泛信赖与好评。
未来,前云康将继续深耕医康养服务智慧化领域,以“2035年成为全国医康养服务智慧化**品牌”为愿景,持续创新,优化服务,为全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